学书法到底有什么用?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
赵佶的瘦金体
古人写书法,本质是为了写诗文,书法与诗文是形质一体的。只有诗文的书写,古人才定义为书法。而后人则不仅仅如此,古人的所有墨迹,包括政令书写,或碑刻或信稿都被后来的人当作宝贵的书法资料来学习。这便是后人广义上的书法概念。
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给书法做一个现代意义的定义:书法是由汉字书写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性的文化形态,应该具有实用性,艺术性,文化性。
书法通过记录性和文学性的的书写,体现了书写者的情感脉动、意识节奏等审美特征,以及思维方式、生命态度所表达的内在的文化气质。并试图用笔墨建立一个情感与理性兼具的,与自然合一的理想人格,表达一种生命律动之美。
书法有什么用?
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学书法的初衷,可能只是为了让孩子笔迹更好看一点,增加卷面分数。其实在书法的练习过程中,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。
——培养观察能力
无论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,临帖模仿都是必由之路。想要写好,就要仔细反复观察字体是怎样摆放结体的,要注意横竖撇捺之间的关系结构,要体会墨法的浓淡虚实。天长日久,观察能力自然提高。
成长佳乐易格书法公益直播课
老师认真教习书法笔画
——培养专注力和意志力
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想要在书法练习中有所成就,必须做到全身心的投入,日复一日的练习,将习惯融入身体本能,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建立培养高效的专注力和强大的意志力。
成长佳乐易格书法公益直播课
老师认真教习书法笔画
——培养审美能力
“铁画银钩藏雅韵,粗微浓淡漫馨香”。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,极具美感肥而能秀,瘦而能腴,形体神韵变化无穷。时常流连赏析,揣摩比较,人的鉴赏能力、审美能力自然提高。
学习书法有哪些诀窍方法?
学习书法之路没有捷径,唯有多思多练。但是在练习过程中,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供同学们参考。
1、坐姿要端正
正确的坐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。在书写时身体坐正,腰背挺直,两腿自然分开,肩部放松。眼距纸一尺,胸距桌沿一拳,一手执笔一手按纸。整体保持一种舒展、灵活、放松的状态。
2、执笔手势要正确。
硬笔书法和毛笔执笔手势不同。执钢笔时,食指靠近笔尖约3厘米(一寸)处,拇指比食指略高或齐平,笔杆下端轻靠于中指指甲根部,将笔杆靠于食指根部,不要靠近虎口(角度可灵活改变),小指末端、手腕根部贴于纸面,手腕与手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。三指拿住笔,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靠在中指之下,手心要“空”,像握住一个鸡蛋一样。手指用力大小适中,能将笔握稳即可(用力过大时间久了会让关节变形)。运笔时,主要以手掌根的豌豆骨为支点,前臂和腕部发力带动手指。
而毛笔的执笔方法有很多种,如握管法、单钩法、双钩法、撮管法、捻管法、拨镫法等等。苏轼在《论书》中说到:“执笔无定法,要使虚而宽”。大概的意思是指:毛笔执笔的方式是没有固定方法的,要让手掌内空虚,手腕要灵活能放得开。因此用毛笔练习时,适合自己的执笔姿势就是最好的。
3、先破后立
忘记原有的书写习惯,从新开始学习书法,才能更快的接受新的知识。
更多育儿干货,关注孚科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