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米桩上舞狮,世界最高

分类: www365betcom手机版 时间: 2025-11-12 03:23:18 作者: admin 阅读: 2902 点赞: 72
20米桩上舞狮,世界最高

岭南女鼓王很有气势。

群狮巡游,锣鼓喧天,荔枝湾民俗节进行到第3日,仍是高潮迭起。

昨日,数万街坊一早赶来,守候来自广佛两地的31支醒狮队伍巡游荔枝湾,参与到这场老广们自己的狂欢节。而在仁威庙广场举行的世上最高桩上醒狮表演,更是惊险迭至,赚足大家的掌声和欢呼。

热闹 31支醒狮队巡游

“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壮观的醒狮队伍。”在龙津路长大的谢小姐说,她早上8时到达荔枝湾涌边时,发现这里已是人流如鲫,其中不乏老外。

上午10时,醒狮巡游正式开始。在龙津桥,南都记者看到,身着各色醒狮服的人徐徐前行,上百面五颜六色的旗幡飘动,锣鼓声震天齐响,队伍绵延近1公里长。

醒狮队伍分别来自广佛两地的盐步、杨箕、坑口和三元里等13条村,一共由31个小狮队组成。他们均由村中长老带队前往泮塘,其中最年长的已年过八旬,最年轻的仅十来岁。

惊险 醒狮凌空也敢起舞

下午3时整,荔枝湾民俗文化节的重头戏醒狮表演开始。这位“狮兄”有些得意,摇摇脑袋,晃动下耳朵,眨着眼睛。突然,它发现前面的木桩有些高,赶紧低下头,作出胆怯状。沉思了三四秒,它猛地抬起头,一跃上了最高的木桩,来了一个“狮子叠罗汉”。

下午3时20分,一个高约20米的铁架被移到广场中间,一头红色醒狮在地面绕过两圈后,蹭蹭地攀到架上,转眼,就爬到了铁架顶端。

“哇———吓人啊!”广场外围,围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,掌声不断。更惊险的是,红色醒狮甚至在高空也摇头摆尾,瞪眼睛挠耳朵。锣鼓敲了两分钟,开始慢慢消停,醒狮也干脆躺在架子上。

正在众人疑惑之时,唰的一声,一张红色条幅从醒狮口中吐出,上书“生意兴隆,财源广进,大展宏图”的吉利语“好嘢!”掌声顿起。

此次高桩醒狮表演者来自佛山南海的黄飞鸿狮队。狮队领队黄先生介绍,此次舞狮的20米高桩,是专为荔枝湾民俗文化节设计的项目。“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桩了。”他说,狮队专门排练了1个月。

威武 八旬阿伯荷锄秀武术

仁威庙前的“武林大会”也引来了一众高手。除了年轻的后生仔展示各自的伏虎拳、虎鹤双形拳和钓鱼棍等功夫外,年过七旬的老师傅们也不忘上场秀一把。家用的长板凳、锄头和竹竿,都成为了他们手里的“武器”。

尽管天气转凉,80岁的泮塘村民邵伯,仍穿白色背心黑色单裤,连续4次上场秀功夫。除了耍拳、玩三节棍和大耙外,他的第4次表演格外引人注目———这位老师傅竟背一支锄头上场了。

邵伯说,这把木制锄头是他自己制作,专门用于武术表演。“农民们家里都用这些,要比武时,操起家伙就上阵了。”他说,这是“还原生活”。

参加武术表演的后生仔,大多来自南海黄飞鸿狮队,最小的表演者仅11岁。领队黄先生说,他们都是学生,趁放假出来“切磋”下武艺。

好食 美食家带队叹盆菜

行到西关不言吃,岂不浪费了广州美食的盛名?这次民俗节向街坊们推介的美食,不是肠粉,也不是牛杂,而是乡宴大盆菜。在荔枝湾畔泮溪酒家和西郊村,200围盆菜宴开席,以飨各方宾客。

在泮溪酒家,有两围食客比较特殊———他们是由香港美食家庄臣带队的美食团。庄臣出生于宝源中约,是正宗的“西关大少”。庄臣说,在广东农村,每逢婚殇嫁娶,总要召集村民和族人到祠堂,摆上几十上百围盆菜宴。原来,盆菜最早是从深圳和香港的围村传播出来的。传说,宋末有一位皇帝南下,去到深港一带,吃到那边的盆菜,觉得味道极好“盆菜”便从此扬名。

面孔

岭南女鼓王助威

在泮塘牌坊前,5支醒狮队开始表演,向泮塘牌坊致意。其中,泮塘的这支狮队有些不一样,他们的鼓手是一名女士。

只见她眼观前方两头黑狮,鼓槌在手里来回挥动。“好!”她叫了一声,中气十足,醒狮立马开始了大动作。而她显然是队伍的指挥者,所有人都随着她的鼓声进行表演。

她的鼓声节奏有致,干脆响亮。在舞狮场上,她甚至成了主角,不少观众都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她打鼓,甚至忘了看醒狮表演。

原来,她是人称“岭南女鼓王”的黄玉珍。今年68岁的她,穿紫色上衣,扎一条短马尾辫,显得干练十足。从上世纪60年代起,她就已亮相各大醒狮比赛,她的狮鼓以气势磅礴著称。

黄玉珍说,她老家就在南岸路澳口村,她十多岁就曾来过泮塘村这边打鼓。此次是专程来为仁威庙会擂鼓助兴。

今日看点推介

●9:00-17:30

仁威庙、文塔:祈福、转文塔

●19:30

文塔广场:放河灯

采写:南都记者 刘雪 通讯员 周荣嘉 摄影:南都记者 李向新

相关推荐